返回

分类资讯

知识产权前沿资讯简报

2025-08-21

 2025年7月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与路易斯商学院(LBS)联合发布《2025年世界无形资产投资报告》,解析2025年无形资产投资主要趋势。1995年以来,无形资产投资按实际价值增长143%,有形资产投资增32%;2008-2024年,无形资产投资复合年增长率约4.1%,是有形资产的3倍多;2023-2024年,前者增长近3%,后者1%。2020-2024年,所有经济体总投资实际增长超12%,几乎因无形资产投资增23%;2023-2024年,无形资产投资从7.4万亿美元增至7.6万亿美元,有形投资从5.08万亿增至5.13万亿。1995-2024年,无形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从10%升至14%,有形资产占比从12%降至11%。2024年美国无形资产投资4.7万亿美元,几乎是法、德、英、日四国总和的两倍,法国超6310亿美元。其他趋势包括印度2011-2022年增速近7%;软件与数据库2013-2022年年均名义增长超7%;2022年组织资本在无形资产总投资中占比最高。

2025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探索知识产权驱动的创新和创造的未来”报告。该报告基于“开拓者”项目,旨在审视知识产权体系未来格局,挖掘关键问题、趋势与机遇。报告指出,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和环境等因素深刻影响知识产权制度。比如,地缘政治重塑全球知识产权格局;无形资产重要性提升,呼唤全球统一的知识产权市场;技术进步促使知识产权局接纳新技术,应对数字挑战;新兴领域发展需要创新监管。报告还设想了2034年知识产权的两种情景:消极情景下,全球危机使知识产权格局破碎,人类创造力被边缘化;积极情景中,全球知识产权制度转变为开放包容的合作框架。此外,报告明确了确保知识产权制度推动创新创造的五个关键变革领域,包括实现监管和政策框架现代化、加速数字化转型、重塑知识产权教育、建立更强大合作网络、确保知识产权的相关性和包容性。未来还需探索扩大知识产权局服务、融入国家经济战略、应用新技术等领域,构建更具活力和效率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

2025年7月1日,《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正式生效。此次修订聚焦三条关键条款: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将受理局的文件检查与补正程序标准化,要求国际申请在提交时统一使用单一语言,从而避免因多语种版本差异导致的公布混乱,确保全球检索报告的一致性与权威性;第八十九条明确除国际局外,各主管局有权仅接受电子形式的国际申请及后续文件,全面推动PCT流程无纸化,减少纸质文件邮寄时间与成本,同时降低碳排放,契合全球绿色办公趋势;第九十二条赋予国际局可在国际公布语言中自由选择任一语种与申请人或主管局沟通的权利,显著缩短信息往返周期,提升沟通效率。新规旨在简化流程、降低翻译和邮寄费用,并强化电子化和语言灵活性,为全球创新主体创造更快捷、统一、可持续的PCT国际专利申请环境。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本届大会首次把“治理标准、知识产权、开源文化”共同纳入产业实践框架,标志着AI治理议题从算法伦理扩展到知识产权与开源协作并重的新阶段。7月26日上午,《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在开幕式现场同步发布。该计划共 13 条,呼吁各方遵循向善为民、尊重主权、发展导向、安全可控、公平普惠、开放合作的目标和原则,协力推进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计划》首次明确各国需“尊重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并建立“数据合规交易机制”。紧随其后,《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也正式亮相,提出“开源不意味着放弃知识产权”,倡导以Apache 2.0等许可证在共享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两份文件一硬一软,勾勒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对知识产权的制度态度:既要开放,又要有边界。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承担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维护公正的重要职能。为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审判工作的意见。其中第七条涉及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加大对关键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健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治理。
2025 年 7 月 18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关于审理涉专利权评价报告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自 8 月 1 日起施行。专利权评价报告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应请求,对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是否符合授权条件作出的分析评价,可作为专利侵权纠纷处理的证据。《批复》明确,该报告属审理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的证据。即便报告认为涉案专利不符合授权条件,法院也不能仅据此驳回起诉,而应结合案情释明并依法裁判。最高法负责人指出,此批复旨在解决实践中对报告证据属性、审查标准等的认识分歧,统一法律适用,为相关案件审理提供指引,以提升权利人维权效能,增强专利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