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本文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体发展分析:包括二项利好,二项支持,四项强化,二项催生,共十项。
二.具体产品分析:包括二十项产品分析。
三.对十五五信息规划应用:包括三个观点。
一.总体发展分析
《规划》共五个章节,包括现状与形势、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优先行动、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全面说明了“十四五”信息化规划方面的内容,从内容总体分析有十项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一)利好行业发展
在《规划》文件中第三章《主要任务》中,第一次提出“将努力将数字健康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如何提振经济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课题,将数字健康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点,特别提及“做大做强卫生健康软件产业”,就势必在行业发展上,提供重大的行业发展机遇。
当然,《规划》提及的数字健康产业,是包括了“数字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卫生健康软件产业,高性能医疗器械生产装备、医用材料”等多个方面的内涵。作为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主要产品方向的“卫生健康软件”,一定会迎来行业的重大机遇。这应当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了对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明确支持的信号,有利于行业发展。
(二)利好高质量企业发㞡
《规划》提到对行业的支持,强调了“做大做强卫生健康软件产业”,结合“十四五”规划和《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联想到“国家统一大市场”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近年来发布的一系统政策文件要求,再结合本次《规划》文件的说明,在未来医疗信息化行业,将更加有利于作为先行者的企业发展。
“做大做强”的基础不是从零开始,医疗信息化发展至今,从业者众多,从事医疗信息化的公司亦超过1000家,存在很多“低质量”的企业,开发了很多“低质量”的系统,很多医院的发展受制于很多“低质量”的软件产品,行业也受累于一些“低质量”的竞争,人为的壁垒,落后的技术,非标准化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的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本次《规划》文件,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要淘汰落后产能,但结合国家近三年来一系列政策的发布,淘汰落后产能将是大势所趋,所有的竞争,将越来越集中到多个高质量的企业中去,本次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就明确提出了“集约化”发展和建设的思想,这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又一行动,未来的集约化采购将越来越多,这就更要促使行业要整合,也必将为头部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发展机会。
(三)支持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应用在2015年大面积发展以来,随着网络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出现了一些退热,甚至有些论调提出“互联网医院已死”的悲观看法,很多医院为了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甚至出现一种“闭关锁院”的想法,能不共享就不共享,能少共享就少共享的思想成为了主流,严重阻碍了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间接地阻碍了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本《规划》再次提出“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再一次明确了“互联网”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应用,并明确提出了“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妇幼健康”“互联网+医养服务”“互联网+托育服务”“互联网+营养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药学服务”等六项具体的应用场景。并在宏观上,增加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对接,为后继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铺平道路,落实国家政务平台的“一个人一件事”的宏观构想。
(四)支持医院信息系统上云部署
《“十四五”规划》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提出了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本次《规划》顺应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医院信息系统云上部署,推进医学影像数据存储、互联网服务和应用信息系统分步上云。”
结合近期行业因“勒索”病毒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多医院在“上云”这件事情上,存在了一些担心,再加上国家对医疗数据安全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上不上云成为行业的很多争议点。
本规划在主要任务中的: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率先对此“上云”这事情,进行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五)强化医疗信息全国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第一次纳入“三年攻坚行动”,并明确支持将“互联互通评测”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评:“支持将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中,将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纳入卫生健康部门的考评范围”。
相比“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测”早已纳入到医院绩效考核,“互联互通”评测成为了第二梯队,这个政策的落地,将加快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相关工作。对于信息平台供应商将有很大的利好。
(六)强化一体化应用
本次《规划》文件,全文一共出现了18处一体化,是本《规划》文件第二高频词。一体化包括了功能的一体化,线上线下的一体化,部署的一体化等几个方面。
功能的一体化是主要的内容,本规划特别强调功能尽可能一体化,专业化,这在未来的产品方向方面,具有极强的指引性,特别在基础业务系统上,当前很多对基础业务系统进行补丁式的产品将不再受到支持。
在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中明确提出:
“推动提升中医医院智慧化水平,鼓励智慧中药房建设,提高中医药数字便民服务能力。鼓励医疗机构积极拓展智慧管理创新应用,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支持医疗、服务、管理、科研一体化监管。”推进医院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医疗业务协同一体化、惠民医疗服务一站式、精准决策支持一门户、信息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分析利用一平台、数据资源汇聚一个库,强化对医院精细化运行管理和全视角决策评价的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在智慧医院建设示范行动中,明确提出:“按照《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加强医院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于医院信息平台整合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推进医疗数据统一管理,加快临床诊疗无纸化进程。鼓励应用临床诊疗辅助决策系统优化医疗服务场景。优化门急诊就医流程,推进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支持各地探索建立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入口。”
这些信息都饱含对基础业务系统一体化的方向性指引。医院信息平台是医院内部信息系统的唯一基础,互联网医院是医院互联网服务的唯一入口,医院信息系统要尽可能的一站式,一张图,一平台,一个库,这些都指向了一体化。
(七)强化标准化应用
本次《规划》文件,全文一共出现了10处标准化,是本《规划》文件第三高频词。
众所周知,标准化是互联互通的基础,数据只有在标准化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变成有价值的数据,本《规划》不光要求现在的建设要在标准的指引上落实,还要在标准上进行完善,并积极的建设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
本规划重申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密码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标准化法》、《统计法》等国家政策、法规和规范,这些都是最高标准的要求。
(八)强化集约化建设
本次《规划》文件,全文一共出现了7处集约,是本《规划》文件高频词。
在指导思想上,就率先提出了“集约化”发展,在基本原则上,就率先“坚持统筹集约,共建共享。”在发展目标上,又提出“集约共享”,在主要任务上,又提出了“集约建设”。
集约的意思就是集中采购,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地方,采用同一套系统,同一批供应商。这种集约化思想,必然在某一个区域形成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这也是高质量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另一具体实施手段,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高质量供给,高质量地供给前提是全国统一大市场,高质量发展是目标,集约化建设是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是要求,最终目的要达到的是产业振兴,行业高质量发展。
(九)催生数字健康管理服务企业
本次《规划》文件明确提出:催生一批有特色的数字健康管理服务企业。全文如下:
“培育数字健康经济产业新业态。聚焦战略前沿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健康产业发展,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健康服务,鼓励发展区域检查检验、在线健康咨询、智能慢性病管理等多元化、个性化健康服务,催生一批有特色的数字健康管理服务企业。规范发展第三方机构搭建社会化行业服务平台,完善数字健康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打造创新发展的数字健康产业生态。构建数字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做大做强卫生健康软件产业,增强高性能医疗器械生产装备、医用材料的自主可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将数字健康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健康管理服务企业是什么形式?可以包括一些专业的机构,包括卫生健康软件企业,医疗器械生产装备企业,医用材料生产企业等,国家并期望打造一批大企业,助力国家经济增长,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结合国家近三年发布的相关政策,以“高质量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等相关政策导向,旨在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企业。
(十)催生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
本《规划》在强调标准化应用中,同时也提出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包括“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参与国际标准制订,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加强医院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鼓励建设标准工作。